第(3/3)页 “好吧,我知道了。”赵勇回道。 幻想很美满,现实很残酷,他的名气依然还是不够。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除了大姚之外,几乎没有黄种人球员能够在NBA站稳脚跟,外界依然有很多人坚定的认为赵勇只是昙花一现。 当然,现在的情况还是比穿越之前好很多了。 穿越之前的赵勇并不受厂商的青睐,他的鞋子都是那种边缘球员的“Merch合同” 所谓“Merch”合同,大致可理解为:品牌为这些边缘球员(甚至是选秀失败进入次一级联赛的球员以及小球市球队的边缘球员)提供金额在5000到10000美金的装备。 这些装备便是俗称的“队鞋”,也就是Team款。 赵勇登录NBA的时间不长,国内球鞋厂商也有在联系,但因为影响力问题,他们提供的报价太低了,现在都还没敲定下来。 除了这个球鞋代言。 赵勇身上就几个零散的国内厂商给的临时代言,这些还是蹭他被选中名气的。 随着在NBA表现糟糕,那些来找的品牌方原来越少了。 总的来说,赵勇到手的代言广告费也就十来万美金。 那些高质量的长期代言一个都没有。 代言的稀缺也让赵勇的经济一直很拮据,这一方面他甚至还比不上国内的CBA球员。 当然,赵勇也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切都会改观,只是改变的幅度大小根据他的场上表现来定。 “赵,你要接这些代言吗?” “不接,怎么接?我不要面子的吗?” “真的不接?那我推掉它们了。” “它们给了什么价格?” “大概30万美金到80万美金不等,加起来大概税前有150万美金。” “那接吧。” “那你的面子....” “没办法,它们给的太多了。” “OK!” “对了,只签一年,不签长期。” “好。”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