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令七章 实业-《超陆权强国》


    第(2/3)页

    调药也有专用的调药机,各种化学原料经粉碎后,先碾成粉末然后加水、胶混合成均匀的半固状物,这样才能方便火柴梗的黏附。整个流程完成之后还需干燥,否则带着湿气的火柴头是起不了火的。日本当时用自然干燥法节省能源,但有利便有弊,整个干燥时间大大拉长,在阴雨天甚至天气寒冷的日子里都有不少麻烦。李汉则要求德国技师搭建专用的干燥烘房,反正煤有的是,节约时间方便制作才是最紧要的。

    干燥过的火柴才能装盒,这个流程便是纯手工操作了,李汉等人放眼望去,工人排成一排坐在长台边,身边则堆放这一大摞已经干燥完毕的火柴,只见工人们麻利地将火柴排放整齐后放入盒内,不到20秒钟一盒火柴便“齐装满员”。

    李汉拿起一包火柴,正面商标是苍劲有力的“自强”两字,笑道:“这牌子不错,谁的主意?”

    “回大帅的话,是盲公给取的,他说咱们国家积贫积弱已久,希望能从火柴这样的小节开始做起,自强不息!”

    “好!火柴事小,自强事大!”

    他的副官陈天祥接过递过来的一盒火柴,打开随手取出一根火柴,“嚓”地一下,一团火苗便顺从地燃起,“不错,没了那刺鼻的味道了...”

    “确实做的不错,看来我将这火柴厂交给盲公经营却是对的...你看这伙计们的生产速度,可比咱们军政府管理的那几天效率快多了...不错,不错...”

    李汉也在一旁开口赞道,他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却是有原因的!

    说起来这火柴厂他其实花费还不足五千两,不过这火柴才刚生产出了几盒,却已经给他挣下了不少于五万两银子了。你道为何?原来京山的那位同样经营火柴生产的盲公,在得知军政府获得了生产最新式火柴的技术、又能从洋人那里采购到最新的机器之后,便带人送京山赶来,前日连夜拜访了他,经过与他的一番详谈之后,李汉爽快的同意了将军政府组建的火柴厂生产安全火柴加整梗机跟6亩土地作价八万两,募800股,由盲公买下了400股,获得了代为经营权...而在他的影响之下,荆州的几乎地主、乡绅买去了200股,出于对清末官商经营的恐惧,军政府还同一众签署了一份合约,保证在火柴厂非遭遇特种情况,只享有股东定期分红的权力,经营权将由跟火柴打了半辈子交道的盲公家族代为管理...

    所以,这火柴厂如今却是成为了股份企业了,军政府如今就只有25%的干股,享有每月分红的权力!

    由于机械的路上搬运十分不便,因此无论军政府新组建的面粉厂还是火柴厂、肥皂厂都在挨着长江的荆州郊外,附近紧挨着各驻扎着一个连队的配置两门60mm口径速射火炮的跟机枪的士兵驻守,即便是有人眼馋,也根本没人敢打三个厂子的主意!

    离开了火柴厂之后,李汉一行人骑马很快便到了十几里外地肥皂厂...远远的还未靠近,便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扑鼻响起,顿时勾得一群人精神一阵。

    “真香!”

    陈天祥道。

    李汉得意的点了点头,与火柴相比,肥皂厂的出现可就要简单的多了。

    说起来,自美为天朝上国的我国大概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洗涤类东西的国度了。比如民众一贯惯用的只有皂角与胰子,这两样东西虽然没有洋人制造的肥皂那样,却也有不错的去污力,虽然还是会残留一些异样味道。

    国人善用的皂角乃是取自我国特有的一种叫做‘皂角树’上的果实熬制而成,但是另一种有刺鼻味道的胰子,却是使用的跟肥皂相同的原理所制造的,只不过洋人一直未将制作肥皂之中的几个简单却又必要的窍门没有完全传给国人,才导致至今国内寥寥的几家能够生产肥皂的工厂,质量完全跟洋货没有可比性!

    而这几个必要的窍门,后世稍微懂一点化学的其实应该都记得比较清楚!

    即‘烧碱’跟‘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