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三人在坤宁宫又聊了好一会儿,李贤妃一直心不在焉,如坐针毡。 薛氏和周皇后倒是聊得风生水起。 这场面和从前在闺阁中完全不同。 李贤妃博览群书,才华横溢,从前总是她说的比较多,薛氏听得比较多,今日反过来了。 薛氏聊着聊着,忽然笑了,“我突然想起上次去御园听见一个笑话,你们想不想听?” “是什么?” 薛氏看了李贤妃一眼,“这事和贤妃有关,贤妃答应我别生气,我才敢说。” 李贤妃顿时回过神来,不免好奇,“到底是什么事?我不生气就是了,你说。” “是关于贤妃这个封号的。” 薛氏道:“上回在御园里,母后让人带着我去逛园子。我在园子里的花丛边上,看到两个偷懒的小宫女在说话,说的就是贤妃的封号。说是这个封号和先帝朝时一个罪妃一模一样,巧的是那位正好也姓李。” 李贤妃听到这里,顿时打了个激灵。 先帝朝的罪妃李氏…… 她博古通今,一想就想起来了,“可是那位权倾一时的李阁老之女,李贤妃?那不是二王爷的……” 薛氏淡淡地打断她,“我们王爷的母妃是贵太妃。那李氏获罪已从宗族除名,和我们王爷没干系了。不过也是因为王爷,我才在那里多听了一耳朵,贤妃可知你这个封号从何而来吗?” 李贤妃顿了顿,眉头已经皱成川字。 她一直觉得自己这个封号很好,既端庄得体又符合自身性情,没想到这么晦气,和先帝朝的罪妃重了。 她没好气道:“从何而来?” 薛氏便说起自己的见闻,“那两个小宫女说,当时定嫔妃的位分和封号时,皇后还未入宫,太后又在御园,后宫里竟无人掌事,于是这事是皇上亲自办的。皇上自己又懒得上心这等小事,于是让内务府择了好字眼用上,连看都没看一眼。” “结果封号定好了,连圣旨都下了,皇上才发现这李贤妃和那位李贤妃重了,但这时想改已经来不及了……” 李贤妃脑中一阵眩晕。 她一直以为这一波进宫的嫔妃里只有自己有封号,是皇上看中她的缘故,没想到只是让内务府随便拟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