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辅国公乃是三朝老臣,到了元治这一代是第四朝了,老得不像话,人也有些糊涂了,故而只是接受了朝廷的恩养在家供着,并不上朝。 虽如此,数十年的功绩灭不去,辅国公府又人丁繁茂,在京城的影响力不小。 听这丫鬟的话,眼前的少妇应该是辅国公的孙媳妇,怪不得看起来威风凛凛的,一副谁都该认识她的模样。 苏幼仪朝她笑了笑,“没见过。” 而后继续低头吃面。 她低了头,小六和小七一听也没趣儿了,继续低头吃面,季玉深更是如此。 一时间,桌上四个人每一个人抬头搭理这位二奶奶。 她面上有些挂不住。 苏幼仪却没察觉,她说的是实话,辅国公有七八个儿子,孙儿少说也有十几二十个。 即便这位二奶奶在府里再得意,也是没资格进宫面见她的。 且得等她夫君挣了功名官爵,有了诰命再说。 在苏幼仪看来寻常的一句话,不想却惹了那妇人的火气。 她以为苏幼仪是看不起她,登时恼怒起来,说话的口气就阴阳怪气了起来,“原来没见过。还以为夫人也是哪家有头有脸的女眷,这京城但凡排的上号的女眷没有不认识我的。既然夫人不认识,看来是我弄错了。” 言下之意,苏幼仪在这京城是排不上名号的。 此刻,边上看热闹的人神情都有些变了,一副看好戏的模样。 只有那卖面的小贩不敢吭声。 这位夫人的两个孩子都能惊动御前侍卫出宫寻找,她作为他们的母亲,怎么可能是排不上名号的人物? 小贩越想越心惊。 只恐怕是养在深宫的娘娘,很少出来走动,这辅国公府二奶奶才不识得吧? 小贩停止了煮面的动作,决定再炸一点肉酱给贵人,就当上次自己拿了那么大块银子的报答吧? 苏幼仪戴着面纱吃面,本就有些麻烦,一心都在碗里和面做斗争,哪有心思理会这位二奶奶? 倒是在旁边站着的春花不乐意了,义正言辞道:“我们家夫人闺中娇养,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认识这位奶奶。既然不认识,就请这位奶奶自便吧。” 这话说得硬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