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苏幼仪笑着躲开道:“皇上胡闹,后宫不得干政,你要让我来批奏折,那我要走了!” 说着佯装要走。 皇上忙道:“那朕病中你怎么敢批?” “那时是不得已,事急从权嘛。” 苏幼仪说着,又见奏折实在多,不忍心皇上辛苦,复又坐下,“好吧,那我和皇上一起来,这样事半功倍。” 皇上这才答应。 两人一边批阅奏折,一边互相交流,就像寻常夫妻说家常小事一样,谈着朝中大事。 苏幼仪看一折子就和皇上总结总结某位新臣的特点,比如“这位李教书用语啰嗦,如今年纪还好些,要是老了还在朝中岂不啰嗦死?” “还有这一位张执笔,遣词用句华丽无比,引经据典,唯恐皇上,不知道他是今科榜眼么?” 皇上一边听着一边记下,不多时也把那些人的特点都摸熟了。 两人一同批阅折子,很快就结束了,苏幼仪伸了个懒腰,总结道:“看起来,众臣对这些新臣的评价里,还是志明得到的评价最高。都说他为人谦逊,又不耻下问。” 皇上笑道:“确实如此。” 苏幼仪不以为然,“确实什么?不过是因为皇后族亲的缘故,所以才能得到如此评价。皇上想想,新入朝的年轻官员哪个不谦逊谨慎的?” “别人谦逊谨慎是应该的,得不到夸奖。而志明忝居国舅之位,他还像平常人一样谦逊好问,旁人才会觉得他不耻下问。” “按说新臣问老臣,那能叫下问吗?不过是老臣在他国舅的身份面前低了头,所以觉得他是不耻下问罢了。” 苏幼仪倒是毫无顾忌,把苏志明得到的好评一一都推干净了。 皇上哭笑不得,“他是你堂弟,不是朕的堂弟。怎么朕说他好话,你反而全都推了个干净。难道旁人夸他你倒不乐意?” “不是不乐意。” 苏幼仪想了想,道:“他年纪轻轻能考中进士,自然了不起。可我就是担心他孩子家,被人夸得找不到北了,将来狂妄自大起来。” 她说的也有道理。 皇上只好道:“放心吧,寒门出贵子,将来即使他飞黄腾达,也会记得当年贫寒,不会像有些出身尊贵之人一样,自小骄纵大了更是如此。” 两人说了一会子话,苏幼仪才想起今日的来意。 “对了,我听志明提起朝中的事,倒说了些有趣的。” “哦?什么有趣的?” 苏幼仪忖度着,道:“听说季首辅受皇上冷待,在府中声色犬马懈怠朝政。连这一批新臣都不与他结交,嫌他有辱斯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