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张硕当然不是为了挑问题,他是受邀过来担任技术顾问,目的是为了引力飞行器研究组能更好完成设计制造任务。 换做是其他的学者,也许过来工作也会考虑其他人的想法,以平衡性的态度进行工作。 张硕就不一样了,他比总负责人孟志林更加重视研究。 引力技术以及氢弹电池都是他所做的研究,包括理论,包括控制制造技术,都是如此。 两个技术结合在一起,制造出的引力飞行器,对于未来航空航天领域发展意义非常大。 第一台,总是有不一样的意义。 所以张硕不会考虑其他人的想法,他觉得怎么做最好,怎么做对研究最有帮助,就会怎么做。 第二天的会议上,孟志林还是坐在主位上。 张硕坐在左侧下首位置。 会议上的位置也代表了项目的级职,但在场众人的心里,张硕无疑要比孟志林有权威。 孟志林率先开口说一下会议内容,也就是对于氢弹电池的电力输出设计研究,和昨天回去内容是一样的。 当其他人正在疑惑的时候,张硕则宣布道,“我和孟总工讨论并做出决定。” “我们要对于电力输出系统整体进行重新设计,包括硬件、包括软件,包括原来已经敲定的设计,都要重新审视,重新规划。” “要从整体上拿出一个完善的方案,各部分设计也要更加的精细,然后一起进行安装调试……” 所有人都认真听着。 全程一直都是张硕在说,孟志林全程一言不发,他扫视着会场众人的态度有些心寒。 作为项目的总负责人、总工程师,项目中的问题往往都能够一言而决。 现在会场上似乎没有人在意他的想法。 即便是那些长期跟着自己的研究员,也都目光灼灼的看着张硕,并拿着纸笔认真做记录,而不是去看他的态度。 即便是他要做这种宣布,都肯定会有站起来表示质疑。 现在竟然没人质疑! 团队里的人,显然都更倾向于听从张硕的指挥。 张硕才刚来到项目组,威望就远远超过了他,但仔细想想也不奇怪,他实在太有名气,太有威望了。 引力飞行器牵扯到两种关键技术,引力以及氢弹电池技术都是张硕带队做的研究。 从理论到技术,从实验到应用,方方面面都和张硕有直接关系。 和张硕相比,他完全没什么拿得出手的。 “唉~~~” 孟志林想想长叹了口气。 虽然理智给了很多理由,但心里还是很不舒服。 等会议结束以后,孟志林回到了办公室,再忍不住把手里的文件,发泄式的扔在桌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 “没法干了!” 孟志林憋闷的攥紧了拳头,满眼气愤的坐在椅子上。 动力组组长张世成推门而入,见到孟志林的样子,有些好笑的道,“你和张院士是生什么气?” “我怎么不生气?过去一个月时间,我们一直都在搞电力输出,结果他一来,全都推翻了!” 孟志林和张世成认识了十几年,也算是老朋友、老搭档了,心里有什么话都能直接说,“我们是接到上级的任务才过来管项目的,之前引力技术研究也有参与,氢弹电池第一次接触,但只是电力……” “电力!” 他重重的说道,“如果是引力技术,又或者氢弹电池技术,张硕院士说什么,我百分百不会反对,不会有任何意见。” “那些都是他的研究,人家做的研究,人家比我们更懂,对不对?” “电力输出设计和技术本身有关系吗?这就是电力技术,纯粹的应用。” “他懂电力吗?” 孟志林说着苦笑道,“我也不是生气张硕认识的态度,或者他插手什么工作。” “今天的会也很郁闷,张硕与院士一说,看到没有?就连你都没有任何反对意见……” 他的语气都带着酸溜溜,好像是老朋友背叛了自己。 张世成不在意的笑道,“我当然不会有意见了,我也不是电力专家。” “这方面,我也不懂,都是和几个研究员一起讨论。” “老孟啊,你也不想想,张硕院士是谁?不管是在任何领域,学术领域、研究领域、实验领域,谁还会质疑他说的话?” “我确实不会质疑,有什么可质疑的?” “如果他说并联会增大电阻,那我就质疑一下,这是基础常识,但他只是说重新审视整体的设计,明显是希望从整体出发,考虑方方面面,完成一个大的设计方案。” “还能怎么说?难道说不能这样做,或者他做不下来?” 孟志林也知道张世成说的有道理。 昨天的时候,张硕谈起要整体设计,他发现自己就没有理由去反对,因为他自己做不下来。 整体设计,牵扯到方方面面细节的东西,联系各个部件的需求,感觉就是太复杂了。 之前的做法是先定好主设计方案,各个部分碰到问题再针对性解决。 他做不下来,不能质疑别人做不下来吧? 孟志林是质疑的,但知道不能说出来,就像自己解决不了一个数学问题,不能直接说其他人也解决不了吧? 第(1/3)页